作者:小天 2025.10.22
自发货规则将迎调整
继9月初平台宣布将与USPS联合严查“未支付邮资订单与虚假面单”行为后,TikTok近日再次发布一项物流新规:自10月27日起,将全面限制商家使用USPS进行自发货。
平台表示,该举措旨在进一步保障用户购物体验,维护公平的商家经营环境,持续打击“水单”“科技单”等邮资欺诈行为。
数据显示,使用非合规USPS面单的订单,其物流纠纷率高达合规订单的6.3倍,严重损害平台信誉。在此背景下,TikTok禁用USPS自发货正是平台维护消费者信任的必要举措。

根据TikTok Shop最新规定,平台将全面限制使用USPS进行自发货,但其他第三方物流渠道(如UPS、FedEx、DHL等)仍可正常使用,不受影响。具体规则如下:
• 第三方合作物流:如使用UPS MI、DHL eCommerce或FedEx SmartPost等物流服务,商家必须录入对应物流商(UPS/DHL/FedEx)的单号;若错误填写USPS单号,将无法通过系统校验,导致发货失败。
• Amazon FBA MCF订单:全面停止支持USPS运单。
• 海外仓自发货:使用自有USPS账号发货同样受限,不可再用于平台订单履约。
这一曾被中小卖家倚重的“性价比首选”物流渠道,如今被正式划入合规红线,面对此番变革,卖家们的物流之路该何去何从?
对于TikTok Shop跨境商家,平台支持商家使用官方物流服务和非USPS的其他第三方物流服务(3PL)两种模式。
其中,TikTok Shop官方物流服务包括FBT(仓配一体)与TikTok Shipping&CBT(官方配送),旨在为商家提供稳定、高效、便捷的本地仓配支持,助力降本增效。
为保障顺利过渡,请商家于10月27日前完成物流配置核查,确保所有发货流程及单号录入符合新规,避免因规则调整或服务商选择不当导致发货失败。
目前,天诚浩通海外仓已正式开通CBT揽收服务,可为卖家提供稳定、高效的揽收支持,进一步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履约效率。

02.TikTok“风控潮”来袭
这段时间TikTok平台似乎又掀起新一轮封号潮,单日被封账号数量突破十万,面对操作记录清零、申诉通道关闭的困境,部分卖家无奈发问,为何合规卖家也屡屡“无辜躺枪”?
事实上,TikTok的风控体系并非在某一时刻突然建立,而是伴随平台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。
早期平台主要依赖基础规则与人工审核维护秩序,随着用户规模扩大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,系统逐步引入了自动化检测与用户行为分析等先进技术。
尤其在2023至2025年间,TikTok的风控系统经历三次重要演进,分别为环境检测阶段,重点识别 IP、设备指纹等基础硬件信息;内容审核阶段,大幅增强AI对违规内容的识别与处理能力;行为分析阶段,引入先进的“用户行为画像”技术,全面评估账号行为模式。
因此,即便IP与设备环境伪装得再完善,只要操作行为不符合真人特征,账号仍可能面临限流甚至封禁等情况。
这主要是因为TikTok的风控系统已实现从设备信息到用户行为的全链路监控,任一环节的异常都可能触发系统警报。

那对于TikTok运营者与卖家而言,究竟哪些行为会被系统判定为“非真人操作”?又该如何有效规避?
实际上,TikTok基于海量用户数据,已构建出成熟的“真人行为模型”。
如果账号长时间处于不活跃状态;操作行为呈现机械化规律,如固定时段发布、点赞或评论;互动方式单一,只发帖不回复、仅使用模板化评论等都会被判定为机器操作。
若是新注册的账号,请注意在注册完成后立即开始养号,不要马上退出登录。建议前三天以浏览和互动为主,先不急于发布作品;之后可逐步增加内容频率,并密切观察平台的数据反馈。
而对于已成熟的账号,日常维护同样关键。需保持稳定的登录与活跃频率,避免长期不登录造成账号沉寂。同时定期优化内容策略,紧跟平台趋势,并持续监控账号健康状态,以便及时识别并处理异常情况。
未来,TikTok运营将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:依赖机器的灰产账号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,而精通平台规则的精细化运营者将赢得更多流量。